第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觐见皇帝 (第1/2页)
就在这种想法之下,一些东百大臣竭力反抗。
只是这种反抗,显然是毫无意义的。
因为大明相比于他们来说,势力实在是太大了。
而且这次决心也非常大。
从上到下,根本就不允许失败。
皇帝想要封神,大臣们也想要。
而小兵们又得到了大臣们节衣缩食省下来的军饷。
毕竟又要让马跑,又不给艹吃,那是不可能的。
王朝末日,明明要完蛋,大家还不出钱,是因为组织度已经崩溃了。
大家人心散了。
只想着存着自己的银子,等到新朝做官。
当然能这样想其实也没错。
大明完蛋后,真的是超过大半明朝管员直接做了清朝的管。
当然后来等到大清稳定后,又开始收割了。
这就是另外一回事。
地主官僚总是目光短见的。
只看到眼前就行了。
而现在不同,他们的利益高度一致。
那可是封神。
封神之后,就能上天了。
凡间的土地、财富还有用吗?
自然是拿出来押上去。
尤其是那些内阁大学士,尚书,侍郎,一个个家产万贯。
他们年龄也大了。
还留着土地给孙子?
不如给自己。
所以一个个偷偷捐出去当军费。
因为他们知道,自己偷偷捐,上天看得见,别人看不见。
这就行了。
而在这种情况下,东百大臣们,他们如何能够对抗?
正常情况下,他们就不能够对抗。
能做的事情非常少。
当然还是有忠臣的。
毕竟这也是立国数百年的王朝。
虽然不停更换大王。
这些忠臣选择了与对手战斗到底。
哪怕明知道是螳臂当车。
他们勇敢地站出来揭露出来了大明的错误。
而在这时,又有人劝说他们: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大家都当大明人不好吗?”
“就是,干嘛非要出来死抗?”
“而且当了大明人之后,我们百姓的赋税也可以减轻。”
这些人说的没错。
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周边的小国百姓。
他们的生活水平还远远不如大明。
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是比大明好。
那就是土地远远比人多的地方。
生活会比大明好的多。
但这个时候还属于近代,西方还没有拉开差距。
而且西方还属于刚刚启蒙,很多城市仍然很糟糕,疾病流行。
远远没有大明的建设好。
最起码,大明城市的粪尿很少。
因为农业早早就开发出来农家肥料,靠发酵来获取肥料。
简单来说,大明的粪尿是一种昂贵资源。
只有王霸之士才能垄断买卖。
粪有粪道,号称“道主”。
真的,历史上就这样称呼。
不知道“道祖”听后是什么心情。
所以说在街头上,基本上是看不到粪尿遍地的。
也没人舍得浪费,都是收集起来卖给道主们。
光这一点,就远胜过殴洲了。
至少高卢人不会用粪便做肥料。
于是高跟鞋因此发明在高卢,包括裙子也是如此。
都是给外出的男人穿的。
就是防止粪尿。
而且在笆篱街头,走的时候要打伞。
不是为了优雅,是为了防止被二楼泼下来的尿一身。
正是这样肮脏的环境,才出现了席卷殴洲的黑死病。
不得都对不起他们。
可以说像东百,岛国这些人口密集之地,可以说他们的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大明的。
尤其像岛国的大名武士,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大明的一个中等地主。
这是真的。
战国时期,大名他们吃穿住用都很差劲。
尤其是吃的方面,每顿饭吃一条鱼,吃个大米团子,就是很不错的饭。
所以现代之前,岛国人个子都很矮小。
其实就是营养问题。
而大明一些中等以上地主,有几百亩地的地主,吃得都很好。
当然大明年年饥荒也是正常的。
人口多,土地平均少。
虽然已经中兴过几次,大臣们也下狠力整治过豪强许多次,抑制兼并也很强力。
力度都比张居正的十年中兴大得多。
毕竟张居正是用一人之力,一人之智,对抗整个官僚群体,才能取得一时之胜利。
刚刚死了,就一切都完了。
而他们不一样。
他们是要封神的,而且要持续下去。
所以很多措施,比如征税问题,比如清查土地的问题,还有废除人头税,谁有地收谁的。
以往会有“诡寄”问题,就是将土地强行安排给穷人,地主不占土地。
但是这样做,如果碰到较真的县令、知府,就很麻烦。
你诡寄,变成了真寄。
土地真的就分给了穷人。
当然能做到这些事情的,也只有在那些县城,府城比较近的地方,官府力度比较大的地方。
好在京城周围上千万亩的土地上,是牢牢实行了这些措施。
因此京城周围上千万人,是很支持皇帝和重臣的。
这也是基本盘了。
以往大臣和皇帝不重视这个。
只贪图享受。
现在为了封神,自然要重视。
你不重视,百姓就不出力,不出力,你就没有大功劳。
开拓边功可不容易。
汉武帝花光家产,让人口减少一半,才干掉匈奴,才开拓出通向西域的道路。
就这还要下罪己诏。
而那样做,显然不行的。
上天不会认可。
上天要的就是既要百姓安居乐业,又要开拓边土。
这就需要利用边土来安置百姓。
现在他们发现了,向西是死路一条。
因为安置了不了百姓。
只有向东,向南。
开拓出来的新土地,才能安置流民和百姓。
以往没有动力。
一亏损,就不想干了。
毕竟亏损后,他们就捞不到油水了。
还要费力填补亏空。
很快这些人,他们选择新办法。
那就是,千里迢迢,派人去大明找大明皇帝去哭诉。
一路上,那可真是九九八十一难。
中间经过了很多人的刺杀、挑衅、阻拦、埋伏,陷阱……
因为重臣们,都不想让他们将这事挑出去。
毕竟这事说出去不光彩。
他们就属于既要还要的那种人。
他们又想要东百之地,又想要好名声。
如今费力经营,只是到时候让东百人自愿献上土地。
而且对于封建王国来说,海外有人献上土地,他们都不要。
因为太遥远,治理不过来,是亏本买卖。
每年有事还要帮忙,还要管朝贡的事。
就像大清就是如此,海外有人建立了王国,想要归降,竟然不要。
说他们是化外之人,是弃民。
而现在,大明有着封神之望,自然不会如此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